全书共分9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介绍与环境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基本知识,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二部分包括6章,分别介绍水污染及控制、空气污染及控制、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土壤污染与修复、噪声污染及控制和其他物理污染及防治,最后讨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型环境的建设。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
第五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1.1 环境和环境分类 1
1.1.2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2
1.1.3 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法规体系 5
1.1.4 环境科学 7
1.2 生态系统与环境 9
1.2.1 生态系统 9
1.2.2 生态系统的平衡 13
1.2.3 生态学 14
1.2.4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14
1.3 能源与环境 16
1.3.1 能源 16
1.3.2 我国的能源法 19
1.3.3 清洁能源 20
1.4 人类与环境 27
1.4.1 人体健康与环境 27
1.4.2 人口与环境 28
1.5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29
1.5.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9
1.5.2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30
1.5.3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 31
1.6 环境污染控制类型 33
1.7 环境管理与规划 35
1.7.1 环境管理概述 35
1.7.2 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制度 36
1.7.3 环境质量管理 37
1.7.4 环境质量监测 39
1.7.5 环境规划 40
习题与思考题 41
第2章 水污染与控制 43
2.1 概述 43
2.1.1 水资源概念 43
2.1.2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和水标准 45
2.1.3 水污染物及其危害 48
2.1.4 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49
2.1.5 水体自净 50
2.1.6 水处理与水工业 52
2.1.7 建立健康社会水循环 52
2.2 污水常规处理技术及应用 53
2.2.1 物理处理法 53
2.2.2 生物处理法 57
2.2.3 物理化学及化学处理法 65
2.2.4 污水中磷、氮的去除 74
2.2.5 污水的三级处理系统 78
2.3 地表水污染与防治 79
2.3.1 地表水污染防治政策与地表水质量 80
2.3.2 地表水污染与防治原则 81
2.3.3 河道治理与修复技术 83
2.4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91
2.4.1 地下水概述 91
2.4.2 地下水污染 93
2.4.3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 97
2.4.4 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 98
2.5 海洋污染与防治 101
2.5.1 海洋生态环境 101
2.5.2 海洋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海水质量标准 103
2.5.3 海洋污染 104
2.5.4 海洋污染的防治 108
2.5.5 美丽海湾的建设 111
习题与思考题 112
第3章 空气污染与控制 114
3.1 概述 114
3.1.1 空气组成 114
3.1.2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空气质量标准 115
3.1.3 空气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 117
3.1.4 我国环境空气污染近况与两大防治行动计划 121
3.1.5 空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122
3.2 空气污染物的扩散 123
3.2.1 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123
3.2.2 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与下垫面的关系 126
3.3 空气污染常规净化技术 128
3.3.1 颗粒污染物治理方法 128
3.3.2 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 135
3.3.3 汽车排气净化 142
3.4 室内空气污染与控制 145
3.4.1 室内空气污染 146
3.4.2 室内空气的污染控制规范和质量标准 148
3.4.3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149
3.5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51
3.5.1 酸雨 151
3.5.2 温室效应与全球性气候变暖 153
3.5.3 臭氧层破坏 157
习题与思考题 158
第4章 土壤污染和退化及其防治 160
4.1 土壤环境概述 160
4.1.1 土壤组成和土壤生态系统 160
4.1.2 土壤性质与功能 161
4.1.3 土壤环境容量 164
4.1.4 我国的土地资源 165
4.1.5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土壤标准 166
4.2 土壤污染 168
4.2.1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168
4.2.2 土壤污染危害及污染现状 170
4.2.3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和行动计划 171
4.3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72
4.3.1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概述 172
4.3.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173
4.3.3 土壤有机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177
4.4 土壤退化与防治 180
4.4.1 土壤退化概述 180
4.4.2 沙漠化土壤及其治理 182
4.4.3 盐碱化土壤及其治理 185
习题与思考题 188
第5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190
5.1 概述 190
5.1.1 固体废物特性与危害 190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1
5.1.3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92
5.1.4 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现状 193
5.1.5 固体废物全过程控制管理和“三化”防治原则 194
5.2 固体废物常规处理技术 197
5.2.1 预处理技术 197
5.2.2 资源化处理技术 198
5.2.3 最终处置 204
5.3 危险废物的处理 206
5.3.1 危险废物概述 206
5.3.2 危险废物管理法律条文 207
5.3.3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207
5.3.4 危险废物常规处理技术 208
5.3.5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210
5.4 污泥处理 213
5.4.1 污泥性质与处置指导思想 213
5.4.2 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 214
5.5 生活垃圾的处理 216
5.5.1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217
5.5.2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17
5.5.3 生活垃圾资源化 218
5.5.4 餐厨垃圾资源化 221
习题与思考题 225
第6章 噪声污染与控制 226
6.1 概述 226
6.1.1 噪声和噪声污染的特点 226
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与噪声污染防治标准体系 226
6.1.3 噪声的来源和现状 227
6.1.4 噪声污染的危害 229
6.2 噪声的量度 229
6.2.1 表征声的基本物理量 229
6.2.2 噪声的量度和评价方法 231
6.2.3 常用的噪声评价量 236
6.3 噪声控制技术 237
6.3.1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理 237
6.3.2 吸声技术 240
6.3.3 隔声技术 246
6.3.4 消声器 251
6.3.5 有源噪声控制 256
6.4 振动控制基础 258
6.4.1 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58
6.4.2 振动控制的基本技术 258
习题与思考题 264
第7章 其他物理污染与防护 266
7.1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 266
7.1.1 电磁辐射污染概述 266
7.1.2 电磁环境限值和现状 269
7.1.3 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 270
7.2 放射性辐射污染与防护 273
7.2.1 放射性辐射概述 273
7.2.2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和防护方法 275
7.2.3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 277
7.3 热污染和光污染 279
7.3.1 热污染及其防治 279
7.3.2 光污染及其防护 282
习题与思考题 284
第8章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建设 285
8.1 城乡的功能与环境问题 285
8.1.1 城市化概念与功能 285
8.1.2 乡村的概念与功能 287
8.1.3 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 288
8.1.4 乡村发展的环境问题 289
8.2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290
8.2.1 城乡环保原则与城乡环境工程 291
8.2.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92
8.2.3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293
8.3 城乡建设 295
8.3.1 人民城市 295
8.3.2 海绵城市 298
8.3.3 美丽乡村 300
8.3.4 绿色建筑 302
8.3.5 建设美丽中国 305
习题与思考题 306
参考文献 308
附录 311
附录1 环境节日 311
附录2 “世界环境日”主题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