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首先,作者提出建构“跨文化宗教学”的基础和方法。作者提出采用“宗教学”(religiology)一词,以呼应由来已久的“宗教学自治”的呼声,也即主张宗教学要找到自己独有的研究域和研究方法。并且认为,要实现宗教学“自治”,跨文化的立场和方法至关重要。而跨文化方法,如其字面所谓,意谓跨越文化的界限。它看似雄心勃勃,实则其精神不过是谦卑与开放。它最初为一种跨文化意识所驱动。而跨文化意识乃是对于跨越文化界限之必要的肯定性意识。跨文化宗教学探索跨文化方法,一定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展开的。
本书基于一种自觉的跨文化意识,运用跨文化方法,并以“彼岸”为特定主题,建构“跨文化宗教学”。全书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首先,作者提出建构“跨文化宗教学”的基础和方法。作者提出采用“宗教学”(religiology)一词,以呼应由来已久的“宗教学自治”的呼声,也即主张宗教学要找到自己独有的研究域和研究方法。并且认为,要实现宗教学“自治”,跨文化的立场和方法至关重要。而跨文化方法,如其字面所谓,意谓跨越文化的界限。它看似雄心勃勃,实则其精神不过是谦卑与开放。它最初为一种跨文化意识所驱动。而跨文化意识乃是对于跨越文化界限之必要的肯定性意识。跨文化宗教学探索跨文化方法,一定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展开的。本书尝试提出三个最为基本的和初步的方法:一是关联的方法,二是心证的方法,三是对话的方法。第二,作者提出“跨文化宗教学”以“彼岸”作为一个特定主题进行研究的理由和意义。其理由在于,彼岸比上帝或神的观念更根本、更重要,正是“彼岸”使得“宗教远比上帝深奥”。“彼岸”不是作为概念、范畴,而是作为象征,它象征为人所企盼的、相对于现下困境的另一改善了的、更好的境况。在彼岸这一象征中,包含着它对于此岸的态度以及一种超越的盼望。彼岸在人心中是一个难以还原的象征,它有着深层的生存论根基。重视彼岸问题,对于消解无神论与宗教之间的误解和敌意,以及应对当代人类精神上的虚无主义危机,都有着迫切而重要的意义。第三、彼岸的愿景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各不相同,而且它们的相异性可能不仅仅在于这些愿景表面的不同,而在于它们在此岸-彼岸的关联模式上的深刻差异。本书正是从此视角关注诸宗教的“彼岸”,并尝试运用跨文化方法进行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让我们区分出几种不同的此岸-彼岸关联模式:犹太教的信心模式,基督教的中保模式,印度教的内证模式,佛教的寂灭模式。第四、对四个宗教的彼岸愿景、此岸-彼岸关联模式及各自的有效性和得失成败作了比较性的反思,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提出诸宗教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