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九州出版社名家访谈书系之一种,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国著名佛学家。主要以访谈、演讲的形式,阐释中国传统佛教的本质源流,举凡四谛、五蕴、禅与悟、缘起性空、般若中观、佛教与传统文化之融合……皆娓娓道来,平易而明。
禅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一、禅宗思想的核心——心性论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自然——内在——超越
三、禅宗的思想特点
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何谓如来禅?
二、何谓祖师禅?
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禅法区别
四、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历史界限
五、祖师禅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传的文化意义
门外看生活禅
一、生活禅的提出
二、生活禅的界说
三、生活禅的宗旨
禅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一、禅宗思想的核心——心性论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自然——内在——超越
三、禅宗的思想特点
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何谓如来禅?
二、何谓祖师禅?
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禅法区别
四、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历史界限
五、祖师禅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传的文化意义
门外看生活禅
一、生活禅的提出
二、生活禅的界说
三、生活禅的宗旨
四、生活禅的内涵
五、生活禅的修持方法
禅宗与念佛
一、禅与念佛的本义与发展
二、禅宗与念佛
三、小结
佛教思维方式
般若思维简论
一、般若
二、中道
三、二谛
四、八不
五、现观
佛教“空”义解析
一、“空”义的类别
二、“空”义的内涵
三、佛教“空”义学说的评价
谈“空”说“有”话佛理
一、“空”“有”问题是佛教义理的核心
二、“空”“有”学说的历史演变
三、“空”“有”思想的现代意义
禅悟思维简论
一、无念、无相、无住
二、触类是道与即事而真
三、四料简、四宾主与四照用
四、曹洞五位与云门三句
五、机锋与棒喝
六、超佛越祖与呵祖骂佛
七、文字禅、看话禅与默照禅
八、略 评
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
一、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
二、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三、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
一、印度佛教思维方式的演变
二、中国佛教思维方式的演变
三、中印佛教思维方式的异同
佛教与人生
佛教的人生哲学
一、佛教的人生哲学
二、佛、儒人生哲学的异同
三、中国佛教对待与儒家人生哲学差异的态度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一、前言
二、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
三、弥陀净土思想的歧解
四、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
五、人间净土理念的倡导
弥勒信仰在中国
一、弥勒信仰兴起的三个原因
二、弥勒信仰演变的三个阶段
三、弥勒信仰的三个特点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一、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
二、慈悲理念的思想含义
三、慈悲理念的善行要点
四、慈悲理念的形象创造
五、慈悲理念的内在特质
六、慈悲理念的现代意义
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
一、引言
二、中国佛教的历史经验
三、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佛、道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人生价值观是佛、道思想的核心
二、佛、道人生价值观的要义
三、佛、道人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
小引
一、佛教缘起论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5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慧远及其佛学》、《法藏》、《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方立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