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悟道》从国家的角度看,借旅游活动鼓励人的流动,进而促进资本的流动和商品消费,从而拉动一国一地的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旅游经济成为各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各国还积极投资旅游,研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设施,出台利于旅游发展的国家政策,鼓励外国游客入境旅游。于是旅游借经济活动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旅游活动的繁荣与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是否稳定的风向标。
从民族的角度看,旅游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增强了民族间的了解,构建了民族间的和谐,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发生变迁的一种外部性强势力量。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欠发达民族,利用民族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发展旅游业以实现民族经济的转型,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当然不应忘记的是,一个民族在利用旅游业这个舞台步入世界的同时,旅游业也为民族文化的变迁培植了土壤。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很多学人展开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所带来的文化真实性进行讨论,从而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了多元的视野。
从个体的角度看,个体既是国家的公民,也是一定民族成员的一分子。作为国家公民,他可以成为一个潜在的游客或者一个潜在的旅游从业者。作为民族成员的一分子,他是该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该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之一,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关涉到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之,旅游业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旅游的效应遍及整个社会的各个体系结构。
一、文化视域下的旅游学研究
文明、文化视域下的旅游者行为失范探析
浅谈民族文化与跨文化旅游
旅游政治学若干问题探析
冲突管理的东盟方式
从社会学和旅游管理体制双纬度解析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中所有者缺位现象的探讨
符号学视角下导游的体验生产研究
试析贵州少数民族“民族一国家”意识的形成
旅游研究“西学东渐”的一本力作
试析明代贵州的改土归流及“国家”认同
单一生成与先验存在
浅析旅游目的地软环境建设
论影视旅游的本质及其类型
旅游发展模式下社会影响的比较研究
贵州石漠化形成的文化因素
乡村旅游场域内的文化资本研究
人类学理论碰撞下的“原生态文化”概念刍议
二、旅游发展的再探讨
突出核心竞争力,打造贵州新的旅游增长极
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旅游市场新热点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与发展探讨
浅谈小型私营酒店的经营策略
试论酒店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控制
镇山村村民旅游态度的定量研究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对资源衰退型工业区旅游产业路径研究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乡村旅游环境
体验导向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旅游物流及其发展探讨
关于百里杜鹃景区旅游公路改造的一些思考
三、教苑拾穗
略论女权运动对现代英语的影响
文化导入与英语语言教学
浅析多民族地区旅游英语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旅游礼仪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从理论走向实践
如何利用“读秀”学术搜索引擎进行学科研究
空中乘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从过程导向教学到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四、科学求真、人文求善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
试论贵州民族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高技能人才失衡的分析及测度研究
基于生态学的高技能人才开发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从《萨摩亚人的成年》看我们的教育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论高校后勤形象建设推进后勤服务育人
后记
龚锐,男,1960年生,汉族,四川自贡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教学名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文化旅游特聘专家。现任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民族文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发表学术专著及论文60余篇部,近年来参加和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石朝平,男,1958年4月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现任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研究旅游经济及旅游规划与开发,出版有《县域旅游开发》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曾主持多项课题,主持与参加各类旅游规划策划六十多项。同时,担任多家机构的旅游顾问。主要讲授课程有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及旅游环境艺术等。
毛继桂,女,1962年7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任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党委书记,2000年至2001年在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公派留学,主要研究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发表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