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亦可能对人类造成某些危害。准确预见创新的负面影响是困难的,但又是必须的。由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创新之“得当”的应然尺度,研究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寻求培育创新主体之品格的有效途径,以抑制或减少“不当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且又无法回避的课题。
导 论/1
第一章 创新释义/14
第一节 创新内涵/14
第二节 创新应当/28
第三节 创新的受制性/36
第二章 得当的界说/49
第一节 度:得当的哲学基础/49
第二节 合理:“得当”的科学依据/58
第三节 和谐:“得当”的社会学解释/62
第四节 造福:“得当”的伦理学指标/73
第三章 创新得当:创新的得当限定/83
第一节 创新与得当之合题/83
第二节 创新得当的最高目的/87
第三节 创新得当的根本尺度/100
第四章 创新“不可”/113
第一节 不可抛弃继承/113
第二节 不可有伤文明/117
第三节 不可危害生态/122
第四节 不可有害机体/125
第五节 不可急功近利/128
第六节 不可破坏均衡/133
第七节 不可成为掠夺/139
第五章 营造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146
第一节 文化氛围的保守与开放/146
第二节 创新得当对文化氛围的要求/152
第三节 既有文化氛围的改造/162
第六章 创新得当的制度建设/175
第一节 创新得当需要合理的制度支持/175
第二节 制度激励创新得当的途径/184
第三节 创新得当激励制度的现实构建/191
第七章 创新得当的主体品格/205
第一节 无私无畏/205
第二节 有恒有爱/212
第三节 是是真真/217
结 语/228
参考文献/231
后 记/244
何小英:副教授,伦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先后主持省部级、省厅级、校级课题10余项,在《求索》、《湖南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湖南省 “思想转化优秀工作者”、省“思想政治研究先进个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教师”、“芙蓉百岗明星”、“优秀党课教师”等称号。获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市级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获省级优秀论文奖1篇、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主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西方伦理思想史》、《中西伦理文化比较研究》、《护理伦理》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