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作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向来为人所关注。舆论本身,也对社会生活发生着重要影响。现代舆论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受到定量研究的影响,本教材的写作基于作者的一个朴素想法:将舆论调查融入到舆论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学到舆论学的理论知识,更能掌握舆论学调查的基础方法。
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什么是舆论
第二节舆论的三要素
第二章舆论的形态与功能
第一节舆论的形态
第二节舆论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舆论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舆论的特殊形态——网络舆论
第一节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网络舆论的形态及生成
第三节网络舆论的效能及管理
第四章舆论的形成与调控
第一节影响舆论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舆论形成的过程和模式
第三节舆论调控的原则和方法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什么是舆论
第二节舆论的三要素
第二章舆论的形态与功能
第一节舆论的形态
第二节舆论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舆论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舆论的特殊形态——网络舆论
第一节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网络舆论的形态及生成
第三节网络舆论的效能及管理
第四章舆论的形成与调控
第一节影响舆论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舆论形成的过程和模式
第三节舆论调控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舆论的测量(上)
第一节舆论测量基础
第二节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焦点小组讨论法
第四节控制实验法
第六章舆论的测量(下)
第一节民意调查方法概述
第二节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节抽样方案的设计
第四节调查的实施和误差控制
第七章SPSS与调查数据分析
第一节统计学基础知识和主要统计软件简介
第二节SPSS数据管理
第三节SPSS与数据描述
第八章舆情调查报告的撰写和应用
第一节舆情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二节舆论调查的应用
后记
宋晖女,1971年生,江西南昌人。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教研室主任,新闻学科带头人。近年研究领域包括新闻史、舆论学、劳工文化和传播,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著作有《崛起的力量--中国记者群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独著)、《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
(副主编)、《被围观的十字架: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学》(第二作者)。
吴麟女,1 982年生,安徽桐城人。200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法治与自由、媒体与公共治理。出版专著《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与撰写《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等3部著作,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1 0至201 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2013年起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
苏林森男,1977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8),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员。近五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2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4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职工舆情与舆论导向研究,参与各类省部级课题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