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复杂性科学与突现论作为研究方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冒险。不仅因为这是一块鲜有人开垦的处女地,研究的难度和资料的缺乏就令人望而生畏;还因为这一课题蒙受着许多误解:即使是某些思想较为开明的圈内人士,也视之为一种“赶时髦”的做法而嗤之以鼻,不屑问津。国内提倡者寥寥无几,有点曲高和寡的味道。这与国外的研究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前言
第一章复杂性研究与“突现论”
第一节复杂性的挑战
一、还原论与决定论
二、复杂性时代
第二节复杂性的定义、特征及描述
一、复杂性的定义
(一)科学上的复杂性概念与日常语言中的
复杂性概念
(二)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与主观描述的复杂性
(三)复杂性、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
(四)复杂性与非线性
二、复杂性的特征
(一)表征
(representation,也可译为“表达”)
(二)自组织(self-0rganization)
三、复杂系统的描述:隐喻、模型
(一)隐喻描述
(二)协同学与模型化方法
(三)耗散结构论与模型方法
(四)复杂系统的两种模型描述
(五)两种模型描述方法比较
(六)评论
第三节突现问题
一、突现论的理论背景
(一)混沌理论的诞生
(二)分形理论的诞生
(三)突变理论的诞生
二、自然界与社会中的突现
第二章突现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突现的定义
第二节突现研究的历史
一、早期突现论:突现进化论
二、新突现论:复杂性理论
第三节突现的理论模型
一、模型、范式与不可通约性
二、作为“范式”的突现模型
(一)基本概念与范畴
(二)基本原理或规律
(三)基本信念与纲领
(四)范例
(五)价值
第三章突现与本体论
第一节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存在之为生成--最早的生成本体论
三、宇宙本体论
(一)理念世界:存在之遮蔽
(二)目的论
(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关于阿基里斯追龟的悖论
(五)“格式塔”
(六)原子论
结论
四、理性本体论
(一)单子论
(二)自组织和目的论
(三)自然的自我实现冲动
(四)“理性的狡计”
结论
五、分析哲学:存在之消解
(一)整体与部分
(二)“存在悖论”
(三)摹状词理论
结论
第二节当代生成本体论
一、提出的缘由
(一)老子的生成宇宙观
(二)玻姆的隐序理论
(三)分形生长与“潜存在”
(四)还原论与关系实在论
二、当代生成本体论
第四章突现即生成
第一节宇宙与时空的创生
一、宇宙诞生于无
二、物质的创生--对称破缺
第二节微观世界里的突现--量子理论
一、波或者粒子·
二、“薛定谔的猫”的解释问题·
三、爱因斯坦与玻尔:未完结的争论一
四、量子力学中的科学与哲学
第三节身心理论
一、心脑同一说
二、整体论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现
一、科学史上的两个著名事例
二、自由联想与灵感突现
第五节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一、早期句法理论
二、对转换生成语法所作的一些理论说明
第五章“突现”的认识论问题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何谓“认识论问题”
二、“缸中之脑”
三、类型论
第二节突现的认识论问题
一、突现与解释理论
二、“认识论的幻象”
后记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一种解释理论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关联者模型
三、后现代主义:“怎么都行”
第二节人与自然的新联盟
参考文献
谢爱华,生于1 968年1月,湖北钟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科技奖励与科学的自我控制》、《突现论一科学与哲学的新挑战》、《复杂系统的隐喻描述与模型描述》、《还原与诠释:宗教田野经验的现象学考察》等。曾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市场经济下科技奖励的运行机制”、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复杂性科学与管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科学发现的模型推理与教学改革”的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2 1 1工程”重点课题“科学与宗教关系研究”。